什么樣的女人和什么樣的女人之間最容易暴發戰爭呢?婆媳之間。婆婆和媳婦最容易發生沖突。從某些婆媳關系來看,比老百姓和開發商的關系還要難搞,比城管和小販之間的關系還要惡劣,甚至比巴以沖突還要根深締固。
婆媳之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根深締固的矛盾呢?不是因為恨,而是因為愛。她們深深地愛著同一個男人。一個是母子之愛,一個是夫妻之愛。同樣是愛,愛的方式卻不同。
比如到吃飯的時候,婆婆、媳婦、兒子三個人,本來其樂融融的,媳婦也非常孝順:“哎呀!婆婆,你坐這里。”婆婆坐好,媳婦坐下來,剛要動筷,婆婆“啪”地一個雞腿弄下來給兒子吃。媳婦干瞪眼,心里不爽:“燒出來就是給他吃的,你不動我也會動的呀,好像弄得我不會侍候男人一樣。”但說又說不出來。
晚上到了睡覺時間了,兒子媳婦進自己的房間,門剛關上沒多久,婆婆就敲門了:“身體當心點啊!”矛盾就是這樣來的。
你說婆媳之間的矛盾有什么呢?講不出來的呀,都是說不出口的矛盾。就好比夫妻之間吵架,很多都攤不到臺面上的,都是由小事情發芽發芽,然后發酵發酵,最后變成不可逆轉的積怨。
有時候做婆婆的,也有點不平衡的心態。其實這也很正常,比方說婆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教會了兒子說話,這個媳婦只要輕而易舉就能讓老公閉嘴。你說這怎么比?沒辦法比。一個是母子之愛,一個是夫妻之愛。婆婆和兒子一起生活,那叫相依為命。媳婦和老公在一起,那叫風雨同舟。所以說婆媳之間的事情經常被大家津津樂道。普通老百姓,在處理婆媳關系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技巧的。
為媳婦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孝敬婆婆是應該的,不要有抵觸情緒。有一對夫妻在吵架,男的說:“你是怎么侍候我媽的?她都一大把年紀了,牙都沒有了,你還這樣?”女的說:“我怎么啦?我怎么啦?我喂她吃東西有錯嗎?”“什么錯?你喂的是水果片。”
既然有惡婆婆,一定有壞媳婦。婆婆也是媽,孝敬是理所當然的。話雖這么說,但是你真的不能把婆婆當媽,一當媽就出事。女兒可以跟媽吵架、耍賴、任性,你跟婆婆千萬千萬不能這樣,只能當媽一樣孝敬,不能當媽一樣使喚。
第二,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喚老公。有一對夫妻在客廳看電視,媳婦就對老公說:“老公,給我倒杯水吧。”老公屁顛屁顛地去倒水,婆婆一看就不舒服了:“兒子,我也要喝水。”因為電視看到緊要關頭,兒子便有點不耐煩:“自己倒,自己倒。”就這樣,婆婆肯定心里堵著一口怨氣,她遲早會把這股怨氣出在媳婦身上的。
第三,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婆媳總是會有摩察的,過去了就讓它過去,老記著對方的錯,日子就沒法過。有個社區,為了促進婆媳婦關系更加和諧,組織了一場社區運動會,專門讓婆婆和媳婦聯手參加接力賽。一位參賽歸來的兒媳婦感覺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她說這次活動有兩個收獲:第一是我和婆婆聯手拿了冠軍,獎金是五百元:第二個收獲更大,我發現我婆婆一直說腿腳不好,其實是假的。
婆婆也有要注意的地方,也是三大原則:
第一,不干涉兒子的生活。現在很多婆婆最愛的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自己的兒子。兒子一結婚,媽媽就失落得不行。有位男士,每次他和太太去小區花園散步,他媽媽一定要求一起去,一次兩次倒算了,每次都這樣就讓人受不了。自從他媽媽搬過來以后,他和太太就再也沒有單獨散步的機會了。看電視的時候,他媽媽看到兒子和兒媳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他媽媽一定會這樣,對兒子:“過去一點,過去一點。”對兒媳:“過去一點,過去一點。”“哎”一聲,坐在他們當中,你說尷尬不?非常尷尬。
第二,不要總想教育媳婦。婆婆一定要注意,婆婆和媳婦是兩代人,在諸多觀念上,必然有著很多不同,不要把自己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觀念強加給對方。比如婆婆一般都是比較節約的,看不慣晚輩大手大腳的,家里吃剩下的菜,媳婦要是扔掉,婆婆不讓,偷偷地藏起來,放到冰箱了。然后等兒子媳婦出去了,再偷偷拿出來吃,全部吃完以后,自己到醫院去。
第三,要給予媳婦充分的信任。這是婆婆的關鍵所在。有一個老太太挺有錢的,他第一次見到媳婦,就很不滿意。相處一段時間以后更不滿意,跟一個朋友說:“我兒媳跟我兒子結婚肯定是為了我的財產。”這就是常說的疑人偷斧,她預設了一個觀點,然后就肯定你就是這樣的。
那個婆婆說:“我覺得我這個媳婦,來就是看中我的財產。”朋友:“怎么會呢?我看你媳婦對你挺好的,不要亂猜。”“但我感覺她跟我說話的語氣像臨終關懷的語氣。”幸福和痛苦,開心和不開心,自己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對方給你的刺激并不重要。
婆媳之間有著天然的戲劇沖突,都不用人為地設計,它天然就有一種戲劇的沖突在。電視上出現了很多反映婆媳關系的戲,比如《媳婦的美好時代》、《麻辣婆媳》等,收視率都不錯。
婆婆在看這類劇的時候,總會覺得劇中的媳婦做的不對。而媳婦在看的時候,總會覺得劇中的婆婆做的不對。而男人在看的時候,總覺得電視劇的編劇不對。寫什么不好寫這種東西,搞得家里兩個女人本來好好的,一看電視劇就吵架。
有人說婆媳關系要互相忍讓,我不同意這種說法。忍只能忍一時,過日子不是忍著過的。天天在一起總有忍不住的時候,遲早會有爆發的那一天。忍得越久,爆發得越激烈。最好的辦法還是保持距離,一千米開外,真是這樣。
有條件的就一定要保持距離,兒子媳婦都要想辦法,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長治久安。沒有條件的就要加強理解。中國有句俗話叫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媳婦有一天也可能成為婆婆,婆婆就像你的媽媽,所以才叫婆婆媽媽。
此外解決婆媳關系,男人在其中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有一個細節問題,作丈夫的要對自己的媽媽說:“你永遠不要在我老婆面前說‘我兒子’,這會讓人不舒服的。”對自己的太太說:“你永遠不要在我媽媽面前說‘我老公。’” 試想想,在家里,如果婆婆對媳婦說:“哎呀,你老公怎么樣怎么樣。”而媳婦對婆婆說:“哎呀,你兒子怎么樣怎么樣。”會是什么感覺呢?
有一個經典的問題,可能大家都看過。說媽媽和老婆都掉到水里了,你先救誰?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說先救老婆,有的說先救媽媽。有一個朋友的答案比較經典,他說:“當然要救媽媽,把媽媽救上來以后,我再和老婆一起死。”干嘛?又不是狼牙山五壯士!
我的意思是得看這個問題是誰問的,如果這個問題是老婆問的,你就說:“當然是救你了。”如果這個問題是媽媽問的,你就說:“當然是救媽媽了。”這就是男人在處理婆媳關系上的精髓所在。八個字:“見風使舵,裝傻充楞。”如果媽媽和媳婦都在場,你說怎么辦?不管是誰問的,你馬上:“哎喲!我暈!”媽媽把你搖醒:“兒子,到底先救誰?”“先,先,我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