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很多的機遇,這些機遇客觀地存在著,為什么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抓不住?甚至根本就看不見?其實,機遇是被個人的知識、能力、魅力吸引過來的。這個世界上不光金錢是財富;能力是比金錢更大的財富;魅力智慧又是比能力更大的財富。
她是我的一個閨中密友,你知道她是怎樣從一個洗碗工搖身變成一個女老板的嗎?與我一樣,她也是醫科大學畢業,只是她學的是中醫,畢業后分配到一個企業職工醫院工作。不幸的是,在1998年,她所在的企業倒閉了,從此她成了下崗職工。
下崗后的她曾在街邊給人補過鞋;曾到農村幫農民收過稻谷,砍過甘蔗;曾開過私人小診所;更曾因為事業感情雙重受挫以致于多年沉迷于賭博欲罷不能。不把身上的錢輸光絕不肯離開賭桌,甚至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每天都要呆在賭桌邊至少半小時以上才能心安。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來到深圳投奔我。但因醫術太淺薄,又沒有中級職稱,更沒有其它一技之長,在深圳只能干一些普工及打雜洗碗之類的粗活。因沉迷賭博,身上經常輸得精光,所以最適合干的活是洗碗工,因為包吃包住。
曾經在多家飯店做過洗碗工的她,有一天找到了某家飯店。該飯店的老板是夫妻倆,大學文化,原來也曾是下崗職工。再補充介紹一下:我的這位同學雖然從事的工作卑微低下,但人極聰明,說話幽默搞笑,記憶力特好,跟她在一起總是很開心有趣。她與這對老板夫妻聊得很投緣,也許都是下崗職工,有些同命相憐。
她決定在這家飯店好好地干下去,于是在工作中特別任勞任怨,盡可能做到最好。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一有時間就義務去幫助其它部門干活,同時了解各個部門的人員及工作情況,把發現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老板夫妻,并且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老板夫妻對她大為賞識,很快把她提拔到了高級管理層。
她與員工相處毫無架子而且幽默搞笑,但是堅持原則一視同仁絕不手軟,即使是自己的親弟弟違規也同樣受到嚴厲處罰。老板擁有三家飯店,因為一些原因授權一家飯店給我的同學獨立經營。就這樣,我的同學成了一個女老板,如今有車,有房,生活充實有意義,對賭博也不太感興趣了,即使賭也會很有分寸。
這對老板夫妻為什么不把這個機會給予別人?為什么要給予她呢?我們都知道一個最基本的原理:沒有人會去做對他沒有好處、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事情。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從他的需要出發,去做他認為最值得做的事情。如果有多個選擇,他一定會去選擇能給他帶來利益最大化的那個。
當然,不同的人價值觀不一樣,所看重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人把精神需要放在首位,有的人把物質需要放在首位。同樣是把精神需要放在首位的人,不同的人看重的精神需求又不同。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狀態、不同的場合所看重的精神需要也不一樣。
那么精神需求究竟是什么呢?每個人都想要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即重要性),想要顯示高尚感、優越感。希望煩惱時能夠有人傾訴;快樂時可以有人分享;困惑時能夠有人商量;無助時能夠有人鼓勵等等。此外還需要新鮮的、有趣的、幽默的東西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我的這個同學比其他人更能夠滿足老板夫妻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需求,所以老板夫妻愿意把一個絕好的機遇給予她作為交換。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19歲的男青年,帶著幾個窩窩頭,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到離家近100公里的城里謀生。
他好不容易在一個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個打零工的活,每天工錢只有1.7元,但他每天還是想辦法省下1元錢來接濟家里。盡管生活非常艱難,但他不斷鼓勵自己:總會有出頭的一天!為此他比別人更加賣力地工作,兩個月以后,他被提升為材料員,每天的工錢增加了一元。
靠比別人更能吃苦耐勞,他基本上站穩了腳跟,然后,他就開始尋找方法。他認為,要想在這個單位長久立足,就要成為一個大家認可的、喜歡的、能發揮重要作用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人。怎么做才能達到呢?經過整晚的冥思苦想,他想到了一個點子:工地上的業余生活非常枯燥,我能夠做什么來讓大家的業余生活豐富起來呢?他想到了說書、講故事。于是他用自己省下的錢買來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反復閱讀、背誦、演練,晚上收工以后就給大家講故事。晚飯后的時間,總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候,一大幫人興致勃勃地聽著他講故事,工地上洋溢著工友們歡快的笑聲。
有一天,老板到工地視察,發現他口才很好,就把他提拔做公關業務員。
一個點子就給他帶來了這么好的運氣,使他深受鼓舞,他更加主動尋找方法,讓自己更受重視。在工作中,他處處以主人翁的態度去做。為了讓大家工作生活更方便舒適而積極地想各種辦法,工友們有什么矛盾他盡可能用智慧去協調。所有這些,領導們都看在眼里,慢慢地,他成了領導得力的左膀右臂。
終于,一個絕好的創業機會來了:公司原本承包了一個工程,但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難度太大,決定放棄。由于他凡事愛想辦法,他力勸領導別放棄,領導看他滿懷信心,就說:“這個項目我沒有把握,如果你有信心,可以由你牽頭來做,我們協助你。”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重任,然后信心百倍地干了起來。
這個年輕人用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積極尋找辦法的精神,在事業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后來他不僅擁有當地最大的建筑隊,還是內蒙古最大的草業經營者之一,每年有一萬多戶農民給他的企業提供玉米、草等飼料。擁有巨額財富的他,在貧困的故鄉建起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金霉素生產廠,其生產量占全球的1/4,很多父老鄉村跟著他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這位創造奇跡的人,他的名字就叫王東曉,是內蒙古金河集團的董事長。
成功靠什么?靠能吃別人吃不了的苦;能忍別人忍不了的氣;能想別人不敢想也想不到的東西;能做別人不愿意做也沒有毅力做下去的事情。小的成功是努力做出來的,大的成功是被自己吸引來的。
這個宇宙中有一個顛撲不破的宇宙法則,就是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的實質是同頻共振,同質相吸。我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就是吸引力法則的反映。
現代量子力學表明,世上的萬事萬物,無論有形還是無形,本質上都是不同振動的能量,區別在于振動的頻率大小不同。能量振動的規律是同頻共振,同質相吸。也就是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互相吸引而引起共鳴。比如一排音叉,當你敲響其中一個,音叉發出清脆的高調樂聲。沒多久,其他的音叉也會發出同樣高調的樂聲,它們的聲音會互相應和,產生共鳴,甚至愈來愈大聲。再比如在一個小團體里面,如果有兩個人的思想觀念、興趣愛好很相似,他們相處起來就很投緣,常常心有靈犀一點通。這說明兩個人的思想能量頻率相同,互相感應產生共鳴,即心靈共鳴,因此他們自然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每個人都希望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其實就是想找到與自己的思想情緒能量產生共鳴的人。當找到了能夠與我們的思想產生共鳴的人時,我們原有的快樂會放大,痛苦會減輕,因為共鳴就是理解,理解就是愛,愛可以溫曖融化心靈的創傷。
宇宙法則告訴我們,我們的思想、情感、語言、行動結合在一起后的能量形式將會吸引與其本質相同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則相信:你就是一塊活磁鐵,你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你的思想所吸引來的,也就是你所吸引來的人或事物都是和你的思想本質相呼應的。積極的思想會吸引來積極的事物;消極的思想會吸引來消極的事物。在人際關系中,無論是尋求合作,尋找友誼,還是尋覓戀人,其實是在尋找對方更是尋找一個理想自我的過程。忠誠的人只能欣賞忠誠;誠懇的人只能接納誠懇;內向木納的人尋找一個外向開朗的理想自我;膽小懦弱的人尋找一個勇敢自信的理想自我。
每個人都想要最大化顯示自己存在的價值,而越多的人有求于我們,即我們越有能力幫助別人,則越顯示出我們存在的價值。所以在具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人都樂意去幫助他人。當然如果能夠在雙贏的情況下幫助他人這是最佳的選擇。即我給你一個機遇,讓你成功,而你的成功反過來又給我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財富,何樂而不為?
當我想找一個人和我合作,或是想向人伸出援助之手時,這其實就是在給予他人一個機遇,這個機遇給誰都是給,為什么不給一個和我投緣的人?與我有心靈共鳴的人?喜歡我、欣賞我并且具備美德的人?能夠給我帶來最大利益的人?如果你剛好是這樣的人,這個機遇就被你吸引過來了。
你可能因為這個機遇,命運軌跡從此發生徹底的轉折。對于給予你機遇的人,很可能只是舉手之勞,因為錢與錢的概念,對不同的人來說有時是天壤之別,用處也大相徑庭。世上的事都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事情對于你來說難于上青天,想都不敢想,但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說可能易于反掌,是彈指間的小菜一碟。
當一個人光明磊落、煥發出自我光彩的時候,會不經意地顯露出很多美德和惹人欣賞的細節,而恰恰是這些東西,最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就這樣機遇在不知不覺中就降臨了。
就像一只剛剛學飛的雛鷹,不斷地張開翅膀試圖飛翔,正好刮過來一陣風,那是一股上升的氣流,這只雛鷹就這樣飛到了藍天,從此學會了飛翔。如果它總是蜷縮在安穩的巢中,那么無論刮過的是怎樣的風,對它都沒用,可能只是寒冷。
有一個小伙子,不遺余力地學習各種知識。這些知識,如果分開來看,都很普通,無甚出奇,但是如果都融合在一個人身上,那就顯示了非同凡響的優勢。你想,他既會駕駛;又會英語;還懂得會計;還能烹調一手好菜;還是擒拿格斗的好手。怎么樣?如果找到一個給成功人士做高級秘書的工作,是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擁有積極樂觀、不斷進取、永不妥協的精神,那么,他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都會散發出某種誘人的光芒,就像香草發出烘烤般的酥香氣息,攔也攔不住,堵也堵不了,所有經過他的人,就會感受到這種氣息。在經過他的人中,一定有一些具備足夠能力和實力的人,這些人順手給他一個機遇,從此他的命運就出現了轉機。
有一個馬太定律:那已經有的,要給他更多;那沒有的,把他僅有的也奪走。這個馬太定律與吸引力法則是同一回事。上帝讓富有者更富有,因為金錢會帶來金錢;讓智慧者更智慧,因為智慧者懂得如何疏通智慧泉水;讓勇敢者更勇敢,因為勇敢地迎向死神的戰土反而最容易逃脫死神的魔爪。有的人很成功,而他還在不斷地得到更大的成功的機會,但有的人想求一個機會卻總是得不到。若是上帝把寵愛者所得的分一點給別人,就會對別人大有益處,但是上帝卻不這樣做,他固執地把一切都只給他所愛者,哪怕他已不需要。
這就是宇宙的吸引力法則,不是同類同質的東西是吸引不到一起的,就算暫時得到也是留不住的。我看到很多人身上既擁有成功者素質(即聰明、執著、勇于開拓)但同時也擁有失敗者素質(即心胸狹窄、情緒調節能力差、拿得起放不下、只能贏不能輸)的人,就算暫時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出現了各種身心疾病,最終所擁有的財富還是不斷地流走。
除了吸引力法則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還有另外一個同等重要的法則,那就是放下法則或臣服法則。當你開始放下舊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之后,你才可以有更大的空間來吸引其他的愿望和夢想。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善于用智慧來吸引財富的人,我們來看一個猶太人究竟是怎樣吸引財富的。
在日本的北部,有一個風光旖旎的小島,名叫鹿兒島。因氣候適宜,鳥語花香,每年都會吸引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有一位在日本經商多年的猶太人,名叫阿德森。當他第一次登上這個島,他就喜歡上了這里。他決定放棄過去的生意,在這里建立一個豪華氣派的度假村。一年以后,度假村終于落成了。但由于度假村地處一片光禿禿的沒有樹木的山坡,一些投宿的游客總是感覺有些掃興。他們建議阿德森最好在山坡上種上一些樹,以使度假村的環境更好,空氣更清新。阿德森覺得這個建議雖好,但考慮到經費太昂貴,又很難雇到適合的工人,因此遲遲沒有動工。不過,他畢竟是個猶太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他腦子一轉,計上心來,想出了一個妙招——借力。他很快在自家度假村門口及鹿兒島各主要路口的巨型廣告牌上打上這么一則廣告:各位親愛的游客:您想在鹿兒島留下永久的紀念嗎?如果想,那么請來鹿兒島的山坡上栽上一顆旅行紀念樹或新婚紀念樹吧!
綠色自然是誘人的,特別是對于那些常年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在廢氣和噪音中生活久了,十分渴望進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放松身心,調整情緒。如果還能夠親手栽上一棵樹,留下到此一游的紀念,那該多美啊!于是,很多游客紛紛慕名而來。一時間,鹿兒島度假村變得熱鬧非凡、生意興隆。當然,阿德森會事先替栽樹的游客準備好一些花草、樹苗、鏟子和澆灌的工具,以及為栽樹者留名的小木牌。并規定:游客每栽一棵樹,鹿兒島度假村收取300日元的樹苗費,并給每棵樹配一塊木牌,由游客親自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以示紀念。這一招非常具有吸引力,到此一游誰不想留個紀念?
就這樣,鹿兒島度假村除食宿費收入外,還額外增加了綠色栽樹費共1000多萬日元,扣除樹苗成本費,凈賺了近600萬日元。幾年以后,幼樹長成了茂盛的大樹,原先光禿禿的山坡變成了郁郁蔥蔥的樹林,阿德森度假村的生意更加紅火興旺了。
讓你出錢,讓你出力,還讓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可智慧的阿德森卻能夠把不可思議的事情變成了事實,做了一筆零成本的生意。
人的想法或心念像塊磁鐵,會吸引相同的能量。當你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智慧的時候,隨后你就會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同樣豐富的財富。吸引力法則之所以會創造奇跡,是因為人的潛意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大腦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磁鐵,能散發出比任何東西都要強的吸引力,對整個宇宙發出呼喚,把和你的思維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吸引過來。不信,我們再來看另一個真實的例子。
有兩個農村青年都干著開山采石的活兒。其中一個青年把石塊打碎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人建房用;而另一個青年則挑選形狀適合的石頭直接運到碼頭,賣給杭州做花鳥生意的商人。因為這里的石頭很獨特,總是奇形怪狀的,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3年后,這個賣造型的青年成為村子里最先一個蓋起大瓦房的人。
后來,政府不許開山,只準種樹,于是這里就變成了果園。每年秋天,八方客商被漫山遍野的鴨梨招引而來,村民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里的梨口感特好,汁濃肉脆,純正無比。
正當村民們都為鴨梨帶來的小康日子而歡呼雀躍時,那個曾賣造型石的青年卻做出了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舉動:他砍掉了果樹,開始種柳樹。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梨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買不到裝梨子的筐。5年以后,他成為村子里最先一個在城里買商品房的人。
再后來,一條鐵路從這里貫穿南北,可以北到北京,南抵香港九龍。小村進一步對外開放,果農也單一的賣果開始嘗試果品加工及市場開發,還有一些人開始集資辦廠。而那個曾賣過造型石的青年,又一次做出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舉動,很多人甚至以為他真的瘋了。他在他的地頭砌起了一垛3米高、百米長的墻,墻面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車經過那兒的人,在欣賞漫山遍野盛開的梨花時,會突然看到四個大字:可口可樂。據說這是方圓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個廣告,而那垛墻的主人憑著那一垛墻第一個走出了小村莊,因為他每年有四萬元的額外廣告收入。
深圳靈通心理咨詢專家:無形的智慧可以轉化為有形的財富。機遇真的是被你的智慧吸引來的,但機遇不是直接地呈交給你,而是在你與人互動,與環境互動中被吸引過來的。你所得到的東西都是你給出去的東西的回報,因為能量不會憑空產生,只能交換,把你的愛心釋放出去,就能夠感召宇宙,把你想得到的東西給你。宇宙是有人格化的,我們知道人都是這樣:你越信任他,他就越不想辜負你的信任。宇宙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