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wù)范圍
- 抑郁癥,產(chǎn)后抑郁癥,強迫、強迫癥潔癖,焦慮癥,軀體障礙
- 社交恐懼癥,赤面恐懼癥,對視恐懼、余光恐懼癥,場所恐懼癥
- 癔癥,疑病癥,軀體感覺障礙,失眠,頑固性失眠,兒童多動癥
- 性心理障礙,早泄,陽萎,性變態(tài),戀物癖,異性癖,戒煙戒酒
- 厭食癥,肥胖癥,暴飲暴食癥,藥物依賴、酒精依賴癥,人格障礙
- 厭學(xué),口吃,精神分裂癥康復(fù)期
- 早戀,失戀,嚴重情感失落
- 親子關(guān)系,家庭關(guān)系,人際關(guān)系
- 婚姻情感,婚姻評估,情緒失調(diào)
- 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dǎo),團體心理培訓(xùn),心理咨詢師培訓(xùn)
- 個人發(fā)展,職場心理,性格評估
聯(lián)系我們
電話:
0755-22203425
13530198979
專家 QQ:
2386133790
淺度催眠狀態(tài)的特點只有兩個:(1)觀念運動;(2)對肌肉的支配。
可以這么說,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就是一種淺度催眠狀態(tài)。比如,在課堂上,學(xué)生們正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老師無意識地看一下窗外,這時有趣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眾多學(xué)生也順著老師的視線向窗外看,發(fā)現(xiàn)沒什么新鮮事,于是又把目光集中到老師身上。這是受老師行為誘導(dǎo)的結(jié)果,屬于無意識的觀念運動。
在淺度催眠的時候,也就是剛剛有點迷迷糊糊、放松入靜的時候,這時會出現(xiàn)運動受控。就是他肢體肌肉的活動開始受控制了。比如給他一個暗示:“當我從一數(shù)到三的時候,你的胳膊就不能動了。”他接受了這個暗示,他的胳膊就真的不能動了。同時會產(chǎn)生一些觀念運動。
什么叫觀念運動?就是有什么樣的觀念會對應(yīng)什么樣的運動。即當你有這個觀念的時候,肌體就會產(chǎn)生運動的感覺。
比如心理學(xué)家做過一個試驗:當我們用手抓住一塊石頭抬起來,手的肌電活動會增加。當我們不抓石頭空手抬起來的時候,肌電活動會相應(yīng)減少,不如拿石頭的時候,對吧?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坐在那里,想象你自己拿著很沉重的石頭,把它抬起來,這時候肌電活動介于真的拿和不拿之間。為什么呢?因為當你腦子里有一個觀念,想著自己運動的時候,肌體會產(chǎn)生一種運動的感覺。再比如我們在夢中被人追趕,拼命地奔跑,醒來后會感覺到很累,就是因為有觀念運動。但我們實際上并沒有跑,還是躺在床上。
在淺催眠狀態(tài)下也是一樣,你給他一個指令,讓他想象自己的手發(fā)熱。發(fā)熱是不是一個觀念?這個觀念會引起肌體生理變化。當他這么想象一會兒后,手會感到非常的熱。同樣,假如你患有慢性胃炎,只要你不斷地放松身體,把注意力放在胃部,想象胃部很曖、很熱,血液循環(huán)很好,經(jīng)常做這種想象對治療慢性胃炎效果非常好。
進入淺催眠狀態(tài)后,暗示性開始逐漸上升,這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到他眨眼的頻率。人在正常情況下大約眨眼30次每分鐘;在不思不想比較安靜的時候,大約是20次每分鐘;如果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淺催眠狀態(tài)下,大約是14次每分鐘。
淺度催眠現(xiàn)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可以見到,例如人們稱之為“發(fā)呆”、“出神”的現(xiàn)象就是淺度催眠狀態(tài)。
當你和對方交流的時候,如果對方連續(xù)七次回答“是”,他的思維就進入了一種催眠的慣性狀態(tài)。
有的推銷員也會催眠式推銷術(shù)。比如有一種叫“是”問術(shù)。
問:“你覺得這是水,是不是?”
答:“是。”
問:“這是礦泉水,是不是?”
答:“是。”
問:“這水在街上隨處可見,是不是?”
答:“是。”
問:“這水如果賣得很便宜你就會買,是不是?”
答:“是。”
問:“你現(xiàn)在可能不太渴,渴的時候就需要,是不是?”
答:“是。”
問:“那你早晚要買,是不是?”
答:“是。”
問:“你現(xiàn)在買也是一樣,是不是?”
答:“是。”
不斷地問對方一定要回答“是”的問題。他只要回答“是,是,是”,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催眠的誘導(dǎo)。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聽你的話,你千萬不要跟他對抗。假如你問一個問題,他只要回答:“不。”整個大腦神經(jīng)都會很緊張,他不可能被你催眠。換句話說,他不可能被你控制。所以你批評他、指責他、罵他都沒用的。如果他做錯了,他打人了,你就要問他。
問:“你打他是不是感覺很爽?”
答:“是。”
問:“你打他過后,他是不是很痛?”
答:“是。”
問:“你打他以后是不是也有可能給你帶來麻煩?”
答:“是。”
他是不是都回答“是”?如果你這樣問他。
問:“你這人怎么老打人呀?”
答:“干什么?他先打我的。”
問:“你這人怎么這樣呢?”
答:“我看你這人也是這樣啊!”
你要不斷地引導(dǎo)他說“是”,他才會聽你的。如:
問:“假如你向他道歉會對你有好處,你覺得好不好?”
答:“好。”
問:“如果你向他道歉他也向你道歉,你覺得好不好?”
答:“好。”
問:“那么你先向他道歉,好不好?”
答:“好。”
只要他不斷地說“好,好,好,或是,是,是”,他就會不知不覺地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