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陳強(化名)因為社交障礙來做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親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
陳強小時候一直是跟父母睡同一張床,父母過性生活完全不避小孩。由于陳強過早親眼目睹男歡女愛,導致性早熟,8歲就開始長胡須,常被人投來異樣的、好奇的眼光。再加上性欲過強,腦子里總是充滿淫穢的聯想,導致極度自卑和強烈的罪惡感,性格越來越孤癖自卑敏感。
驕傲而又自以為是的父親對兒子非常失望,從此打罵兒子成了家常便飯。父親生意失敗后對陳強的打罵更是愈演愈烈。
15歲那年,父親有一次準備打陳強,陳強拿著一把刀與父親對抗,準備與父親血拼。父親立刻軟下來,從此很尊重陳強,再也不敢打罵兒子了。
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他的父親很暴力。他很小就失去了父親,而繼父更加暴力。繼父高大而強壯,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一旦醉了就什么借口都不找,直接揍弗蘭克一頓。不醉的時候繼父也很可怕。多數時候,他不用說什么,只需要看一眼,就會讓弗蘭克渾身發抖。
16歲時,弗蘭克忍不住和繼父狠狠打了一架,結果改變了這一模式。
當時,繼父和母親一直在吵架,接連吵了快三個月了。有一天,他們還打了起來。之后,繼父出去喝酒了,回來時父子倆相遇,弗蘭克盯著繼父的眼睛問:“你們到底還想鬧多久?”
聽了這句話,繼父勃然大怒,他咆哮著掐住弗蘭克的脖子。出于本能,弗蘭克和體積是自己四倍的繼父拼命打了起來,最后,繼父被弗蘭克打倒在地。倒地的那一瞬間,弗蘭克分明看到,繼父的眼神迷茫而無助,就像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小男孩。
從此以后,繼父和弗蘭克的關系改變了,他開始尊重弗蘭克。不過,弗蘭克認為,這不是因為他的力量,因為繼父仍然遠比他強壯,繼父之所以尊重他,是因為他替繼父完成了繼父童年時的未完心愿。
原來,弗蘭克的繼父的父親一樣是個“暴君”,而繼父小時候就像弗蘭克一樣常常無故挨打,不敢反抗。這種經歷讓他有了一個“窩囊的內在的小孩”。而他長大后,就把這個內在的小孩投射給自己的兒子,而他扮演“內在的暴虐的父親”,于是他一樣常常沒有道理地暴打弗蘭克。弗蘭克表現得越窩囊,他的投射就越成功。但弗蘭克終于反抗了,不再做一個窩囊的小孩子,這時繼父就難以再將“窩囊的內在小孩”投射給他。而且因為弗蘭克實現了繼父的童年愿望——反抗暴力的父親,于是開始尊重弗蘭克了。
深圳靈通心理咨詢專家:人都會尊重那些有風度、有骨氣、有風格的人。世界大千民族都是這樣,崇敬強者,鄙視弱者。這和馴馬一樣,你厲害,馴服了馬,馬才順從你,任你擺布。你軟弱,馴不服它,它就不讓你騎,不讓你摸。
陳強驕傲而又自以為是的父親對兒子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可是兒子居然是這么一個自卑膽小懦弱孤僻的人,做父親的非常痛恨,于是打罵羞辱兒子。當兒子奮起反抗的時候,父親心中很高興,兒子終于有骨氣了,從此對兒子刮目相看。
弗蘭克的繼父對自己童年的懦弱很憎恨,希望童年的自己是一個有骨氣的、敢于反抗暴力的人。弗蘭克表現出像繼父童年一樣的懦弱,這讓繼父找到了發泄憎恨的出氣筒了。然而當弗蘭克奮起反抗時,弗蘭克相當于代替繼父完成了童年的愿望,了卻了童年的遺憾,繼父對弗蘭克自然非常贊賞,從此對弗蘭克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