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在深圳舉辦為東南亞海嘯賑災義演的現場,演出剛結束,青年歌手和愛心大使叢飛就大口大口地吐血,經醫院診斷已經是胃癌晚期,急需手術。然而作為深圳有名的歌手,叢飛居然拿不出手術費。
作為深圳市有名的歌手,當時叢飛每場演出的出場費都有一兩萬塊錢,人們很難理解像他這樣的人,怎么會沒錢看病呢?最終他的朋友和歌迷為他墊付了住院費。
他是深圳市的著名歌手,家里卻沒有存款。他只有一個女兒,卻是178個貧困孩子的代理爸爸。從1999年開始,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叢飛到處演出掙學費。當他病倒時,已經為各地貧困學生、殘疾人捐款超過300萬。而叢飛的家卻是一間不到60平米的房子,沒有車,也沒有存款。在叢飛的臥室里,有一個保險箱,保險箱里沒有找到錢,卻裝滿了貴州貧困山區失學孩子要錢的信。
1969年10月,叢飛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田莊臺鎮,因為生活貧困,初二時叢飛被迫輟學。
從飛:“小時候我撿過破爛,賣過冰棍,就為了賺點學費。當時我學習成績非常好,非常渴望念書。”
雖然叢飛因家庭貧困沒能念完中學,但他還有一副嘹亮的歌喉。他歷盡艱辛,拜師學藝,最終考入了沈陽音樂學院聲樂系,并先后成為男高音歌唱家厲鐵成、聲樂教育家鮑延義和著名歌唱家郭頌的學生。
1994年,叢飛到深圳闖蕩,最初一直沒能找到工作,就在他生活幾乎陷入困境時,得到了一個好心人的幫助。
1999年,叢飛參加了深圳市義工聯組織的赴貴州山區慰問演出。在這里,叢飛見到了一些因貧困而面臨失學的孩子。
叢飛:“我心里很壓抑,還有這么多孩子念不起書,上不起學,他們跟我小時候一樣,我就想能不能用我的才華來賺錢幫助他們呢?”
每次到山區,都會有很多的失學兒童慕名找到叢飛。對他們的要求,叢飛總是不忍拒絕。他需要負擔的學費,很快從幾萬漲到了十幾萬。
叢飛:“原來九個牛拉一車,現在不是九牛拉一車了,現在是一頭牛拉九套車,就很累。”
“后來想了,干脆算了,少資助幾個吧。后來想不行,都待在一個學校,這個你資助了,那個你不資助了,我怎么跟人交代,良心上過不去。”
為了完成對孩子們的承諾,叢飛頂著方方面面的壓力,到處演出掙學費。有時一天就演出好幾場,從前的胃病日益加重,他卻總是舍不得花錢治療。2006年4月20日,叢飛因晚期胃癌醫治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年僅37歲。
叢飛的癌癥完全是心理因素導致的。癌癥病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特別壓抑自己某一方面的情緒。這種情緒可能是憤怒,可能是悲傷,可能是內疚,也可能是其他情緒。
叢飛初中時成績很好,很渴望讀書,但因家貧不得不輟學。看到貴州那些面臨失學的孩子,叢飛感觸很深,覺得自己必須幫助他們。然而找叢飛幫助的人越來越多,他總是不忍拒絕。從“九牛拉一車到一頭牛拉九套車”,叢飛感覺力不從心,很累很累。“后來想了,干脆算了,少資助幾個吧,后來想不行,良心過不去。”山一樣的壓力壓在叢飛的肩膀上,叢飛以血肉之軀硬撐著,終于被徹底壓垮了。
人的負面情緒主要是三個方面:1、怨氣怨恨;2、自責內疚;3、擔心恐懼。當找叢飛幫助的人越來越多時,當叢飛感覺壓力很大很大力不從心時,按照人的本能,心中一定有很多怨氣,但叢飛不允許自己有怨氣,因而把這種怨氣強行壓抑到潛意識深處。叢飛曾承諾負擔那些失學孩子的學費,但沒能兌現,內心肯定有深深的自責內疚。面對壓力如此之大,叢飛內心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擔心害怕恐懼。叢飛心中深重的負面情緒都一個人獨自默默地承受著,不與別人分享。這些負面情緒能量越積越多,越壓越實,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會自動消失,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最終這種負面情緒能量以癌癥的方式表現出來。
叢飛的精神很可佳,但不值得提倡,幫助別人也要量力而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是危急或危險時刻,為幫助別人奮不顧身,把命搭上,實在不值得。
為了身心健康,不要去壓制我們的情緒,不要與情緒對抗,讓情緒保持自然流動的狀態,既然它客觀存在著,就讓它有合理的去向。就像一條小河,我們只能讓它自然流動,或者是調整它流動的方向,但是不能把它堵住。如果它被攔截,它就會儲存在你的身體內部,損害身體組織器官功能,產生各種癥狀,導致各種疾病。